各地要加大力度研究如何消化二手房房源,为新房市场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
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供需两端修复节奏放缓,止跌回稳工作仍需靶向发力、持续推进。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房地产数据。数据显示,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面积、销售金额等多项指标同比降幅呈扩大态势,市场调整压力依旧存在。
从投资端来看,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3580亿元,同比下降12.0%,比1-6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1208亿元,下降10.9%。
从销售端来看,1-7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15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比1-6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9566亿元,同比下降6.5%,比1-6月份扩大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6.2%。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最新数据反映出当前房地产市场仍面临需求释放不足、企业投资信心偏弱的双重压力。短期来看,需进一步强化政策的精准性与协同性,推动供需两端形成良性互动。
一线城市新房市场显韧性上海领涨全国
从具体的70城数据来看,7月一线城市新房市场表现较好,特别是上海新房销售面积同环比领涨全国。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市场呈现边际改善态势。具体到各城市,北京新房价格环比持平,上海上涨0.3%,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3%和0.6%。
同比方面,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6.1%,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3.6%、4.6%和2.2%。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从历次房价指数的数据来看,上海表现一直是最好的。目前上海市区项目总体销售较好,甚至有日光盘现象。而近郊区项目具有地铁等配套的,也有较好的销售。
他进一步指出,一线城市的指标在改善,说明一线城市购房需求依然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确实一些新房项目推出后,叠加好产品和价格优势,购房者认购积极性较好。
北京优化限购与公积金政策精准聚焦内需与区域平衡
除了上海之外,北京作为一线城市中的政策风向标,其楼市动态对全国市场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北京新房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下降3.6%,虽未出现明显上涨,但市场观望情绪已有边际缓解,持续吸引刚需及改善型需求关注。
为推动市场止跌回稳,8月8日,北京住建委、北京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从进一步优化住房限购政策、加大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方面出台政策措施。
其中,限购政策优化主要落脚在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购买五环外的住房不受套数限制,居民家庭购买五环内商品住房的政策保持不变。公积金贷款支持涉及优化首套贷款认定标准、提高二套贷款额度、提高每缴存一年公积金的可贷款额度等方面。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本次北京楼市新政信号意义明显,限购政策优化也有利于提振市场预期,推动住房需求加快释放,同时本次限购政策未对外地需求放开,仍以挖掘“内需”为主,也体现出一线城市渐进式的政策推进节奏。
需要指出的是,五环外已然成为北京新房市场的成交主力区域。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7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套数中,五环外占比超80%。因此对符合购房条件的居民家庭购买五环外商品住房不再限制套数有望带动部分需求释放。
从市场反馈来看,新政后的首个周末(8.9-8.10)北京新房及二手房网签数据表现平稳,新建商品住宅分别成交83、92套,二手住宅分别成交178、116套,预计随着时间的推进,市场交易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后续政策走向,曹晶晶表示,预计上海、深圳有望跟进出台类似优化措施。当前,推动市场止跌回稳仍是房地产政策核心目标,下半年降息仍有一定空间,提振市场需求。
严跃进同样表示,北京政策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即各地在挖掘潜在购房需求。除了职住平衡的购房需求外,要重点关注单身大龄青年、老破小住户等市场需求,此类需求挖掘很关键,也具有较大的规模性。
易居研究院认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回稳基础依然扎实,尤其是政策工具积极到位,全方位做好房地产市场工作。同时各地要加大力度研究如何消化二手房房源,为新房市场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
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名,股票配资配资,十大实盘配资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