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行业整体承压、利润空间不断收缩的背景下,振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高达93.49亿元。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企业的盈利韧性,也揭示出其在产业结构、战略布局及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
一、利润韧性强劲,特钢业务独树一帜
数据显示,振石控股2022年—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为48.67亿元、26.10亿元、15.64亿元和3.07亿元,虽然呈现一定下降趋势,但三年多累计93.49亿元的利润,足以证明其盈利能力稳健。
关键在于其特种钢材板块的强劲表现。2024年,公司整体利润率为8.15%,其中不锈钢板块的独创工艺以及差异化定位,在行业内形成了核心竞争力。特钢板块2022—2025年一季度的营收合计达到29.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始终维持在25%以上,成为稳定盈利的支柱。
二、多元化布局筑牢“护城河”
振石控股并非单一钢企,而是一个以特种钢材、矿产制品、物流运输为核心,融合房地产、酒店、贸易等多元业务的综合性集团。这种“主业+辅业”结构有效分散了经营风险,在2024年行业低谷中仍能保持盈利,便是明证。
物流运输方面,公司实行“关联+外围”双轮驱动模式,维持稳定现金流。2024年,关联企业业务占物流收入达28%,为整体盈利提供保障。
矿产方面,公司自有红土镍矿资源超过6,300万吨,平均含镍量高达1.8%,涵盖采矿、冶炼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极大保障了原料稳定性和成本控制能力。
此外,对中国巨石的投资收益也为公司贡献了可持续的利润来源,进一步稳固了财务基础。
三、海外布局与高端制造并进
近年来,振石控股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截至2025年3月,公司已投资境外16家公司,并重点推进总投资达155亿元的“绿色高端镍铬新材智造项目”,计划在2025年4月至2026年期间投入近110亿元。这一战略布局,标志着企业向高端制造转型的决心与行动,也为未来成长打开了新空间。
四、三十余年发展轨迹,民企崛起的缩影
振石控股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史的真实写照。从1989年桐乡玻璃纤维厂改制成立,到2003年实现民营化,再到如今拥有五十余家控参股子公司、入选多项“中国500强”榜单,振石已从地方小厂蝶变为全球化跨国集团。
这一切的背后,是掌舵人张毓强四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拓展。从车间主任到董事长,他亲历并主导了企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其个人亦多次荣获“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中国最佳CEO”等称号,是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家典范。
五、总结:93亿背后的启示
振石控股三年多93亿元的净利润,背后是长期主义的战略坚持,是技术创新的厚积薄发,是全球化视野的不断拓展。
在“双碳”目标引领和高质量发展趋势下,像振石控股这样坚持主业深耕、多元协同、国际化发展的钢铁企业,正在为中国制造注入全新活力。未来,振石能否再攀高峰,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名,股票配资配资,十大实盘配资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