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北京公布了一份包含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政要名单,吸引了全球目光。在这份名单上,有两个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尤其是金正恩的出席,让不少国际观察家感到意外。毕竟,这位朝鲜领导人近年来极少出国访问,更是很少出现在多国领导人齐聚的多边场合。他把自己的“第一次”多边国际亮相放在了北京,而不是今年5月俄罗斯的红场阅兵。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特朗普最近反复表达的一个愿望:他想见金正恩。就在不久前的韩美首脑会晤中,特朗普还当着韩国总统李在明的面说,自己和金正恩关系“非常好”,希望今年能见面。但现实是,特朗普想见的人,此刻正启程前往北京。
金正恩选择北京作为多边舞台首秀,确实经过深思熟虑。从平壤到北京的铁路交通相对便利且安全,行程可控,这对高度重视安全问题的朝鲜领导人来说至关重要。
中国纪念的是亚洲战场的抗战胜利,朝鲜人民当年也曾投身其中,这份共同的历史记忆弥足珍贵。相比之下,俄罗斯的红场阅兵更多纪念的是欧洲战场的胜利,与朝鲜的直接关联并不大。
当然,现实利益考量更是关键。在北京,金正恩有机会与多位国家领导人进行面对面交流,这种多边接触的效率远高于一次次单独出访。对于长期面临国际孤立压力的朝鲜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向世界展示“朝鲜不孤立”的绝佳机会。
中方公布的名单上,普京排在第一位,金正恩紧随其后位列第二。这个简单的排序背后,体现了中国对外交细节的把握和对中朝关系的重视。
普京此次访华,俄方称之为“史无前例”的“世纪之行”,几乎派出了所有重要官员随行。在俄罗斯正处于关键时期的当下,与中国的沟通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多次表达与金正恩会面的意愿,但屡屡遭拒。朝鲜方面的立场很明确:要求美国解除制裁并保障政权安全。而美国则坚持朝鲜必须首先实现“完全无核化”。双方立场南辕北辙,会晤自然难以成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最想见的几位领导人,普京、金正恩,以及其他一些他点名过的外国领导人,这次都到了北京,坐在同一个会场里。特朗普想要一个个地请这些人到美国见面困难重重,而中国通过一场纪念活动,就轻松实现了这种聚会。
面对中国的邀请,韩国总统李在明表现得十分谨慎,最终只派了国会议长禹元植出席。与金正恩的元首级亲自出席相比,韩国的代表分量明显不足。
李在明的顾虑不难理解:担心亲自出席会引发美国的猜忌,影响正在进行的美韩经贸谈判。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李在明对美国毕恭毕敬,却在访美期间多次受到不尊重的对待,也未能在关税问题上取得太大突破。
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的出现同样引人关注。自2021年缅甸军方接管政权以来,西方国家对其实施了一系列制裁,试图将其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但中国选择了不同的做法,继续与缅甸现政府保持沟通和交流。
敏昂莱的出席,本身就有“国际合法性背书”的意义,有助于其巩固在国内的执政地位。这也是对西方制裁逻辑的一种反制,国际社会不应该是西方的一言堂。
出现在名单上的,主要是来自亚洲、非洲、中东和拉美的领导人。这清晰地反映出当前国际格局的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多边合作的需求在增加,而中国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且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合作平台。
九三阅兵已经成为这些国家表达政治立场、展示对华友好的一个重要场合。对中国而言,办好这场活动,既是尊重历史,也是为了面向未来。对来参加的各国来说,愿意来,就是认可这个平台的价值。
谁能把平台搭得稳、搭得大、搭得久,谁就有更多发言权。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这种权力转移正在进行中。#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名,股票配资配资,十大实盘配资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